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选修六教师用书分层突破试卷(42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选修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86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8/4/1 20:13:5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获取中 总计:获取中
  • 下载点数: 获取中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6教师用书打包42份
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6教师用书:第1章-章末分层突破 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6教师用书:第1章-第1+2节 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6教师用书:第1章-第3节 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 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6教师用书:第2章-第1节 水污染及其成因 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6教师用书:第2章-第2节 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危害 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6教师用书:第2章-第3节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6教师用书:第2章-章末分层突破 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6教师用书:第3章-第1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 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6教师用书:第3章-第2节 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 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6教师用书:第3章-第3节 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6教师用书:第3章-章末分层突破 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6教师用书:第4章-第1+2节 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6教师用书:第4章-第3+4节 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6教师用书:第4章-第5节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 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6教师用书:第4章-章末分层突破 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6教师用书:第5章-第1节 认识环境管理 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6教师用书:第5章-第2+3节 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6教师用书:第5章-章末分层突破 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6模块综合测评 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6章末综合测评1 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6章末综合测评2 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6章末综合测评3 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6章末综合测评4 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6章末综合测评5 Word版含答案.doc
  第一、二节 我们周围的环境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
  1.了解环境的概念及分类。
  2.理解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难点)
  3.掌握环境问题的表现及产生的原因。(重点)
  教材整理1 什么是环境
  阅读教材P2,完成下列问题。
  1.概念
  ①环境是指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法》把人类以外的生物要素和非生物要素都看作人类的环境。
  2.环境的分类
  按照人类对其影响的程度:
  类型 概念 实例
  天然环境 受人类影响较轻微,仍保留着天然生态特点的环境 原始森林、高山草甸、大漠盐湖、极地苔原等
  人工环境 人类在天然环境的基础上,经长期社会劳动所创造的、须由人类介入才能维持的环境 城市建筑、工矿设施、农田水利、畜群牧场等
  因人类活动不合理而遭到破坏的环境 因水土流失而成的石山劣地,因过度放牧而成的荒漠流沙等
  正误判断:
  (1)环境可分为天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三类。 (  )
  (2)通常所说的地理环境,是指天然环境。 (  )
  (3)地理环境的中心事物是城市。 (  )
  (4)现在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是天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共同组成的。 (  )
  【提示】 (1)× 根据人类对其影响的程度,可将环境分为天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两类。
  (2)× 通常所说的地理环境包括天然环境和人工环境。
  (3)× 地理环境的中心事物是人类。
  (4)√ 天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共同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教材整理2 人类与环境
  阅读教材P2,完成下列问题。
  第三节 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
  1.了解传统的环境观。
  2.理解可持续的发展观。 (重点)
  3.举例说明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难点)
  教材整理1 一种新的环境观
  阅读教材P10,完成下列问题。
  1.环境观
  (1)概念:人类对其与赖以生存的环境相互关系的基本认识,也称为自然观,或人地关系论。
  (2)功能决定了人类对环境的态度制约着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行为
  2.两种环境观的对比
  (1)传统环境观:人地对立的观点。
  (2)新的环境观:“天人合一”或“人地归一”。
  正误判断:
  (1)人类对环境的认识就是人类的环境观。 (  )
  (2)在传统的环境观指导下,人类终于成为自然界的主人。 (  )
  (3)新的环境观认为人类是自然的儿子而不是主人。 (  )
  【提示】 (1)× 人类对其与赖以生存的环境相互关系的基本认识,就是人类的环境观。
  (2)× 在传统环境观指导下,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迅速蔓延。
  (3)√ 新的环境观认为人类应保持同自然界的平衡与协调,才能生存与发展。
  教材整理2 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
  阅读教材P11~P12,完成下列问题。
  1.背景:人类在经受了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困扰之后,不得不严肃地考虑人类发展的道路。
  2.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3.基本内容:一是要发展,要满足人类发展的需求;二是不能损害自然界支持当代人和后代人的生存能力。
  4.基本思想:一是鼓励经济增长,二是要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三是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
  5.我国的两大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和科教兴国。
  正误判断:
  (1)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出现在20世纪初。 (  )
  (2)可持续发展主要指经济的可持续性。 (  )
  (3)可持续发展实施难度大,我们国家还没有实际行动。 (  )
  【提示】 (1)× 自古以来,人们就有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2)× 可持续发展是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和自然环境的综合概念。
  (3)× 我国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不仅制定了行动计划,而章末分层突破
  请根据下面的体系图快速回顾本章内容,把各序号代表的含义填到对应的框内, 构建出清晰的知识网络。
  ①天然环境
  ②人为原因
  ③环境污染
  ④规模的全球性
  ⑤可持续发展观
  ⑥内容
  环境问题
  图甲为1971~2008年世界及部分国家人均碳排放与人均GDP变化率,图乙为1971、2008年世界及部分国家单位GDP碳排放。读图回答1~2题。(双选)
  图甲          图乙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美、日、德三国人均GDP变化率均低于人均碳排放变化率
  B.美、日、德三国人均GDP与人均碳排放同步增长
  C.美、日、德三国单位GDP碳排放最大的是美国
  D.1971~2008年单位GDP碳排放下降量最大的是中国
  2.下列措施中能有效降低单位GDP碳排放的是(  )
  A.控制人口数量 B.加快发展新能源
  C.加强科技创新 D.缩减生产规模
  【解析】 第1题,由图甲可以看出,美、日、德三国人均GDP变化率高于人均碳排放变化率;美、德两国人均GDP增长的同时,人均碳排放变化率为负值,并不同步增长;由图乙可以看出,美、日、德三国单位GDP碳排放最大的是美国,单位GDP碳排放下降量最大的是中国。第2题,新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的使用不会产生二氧化碳,所以加快发展新能源可以减少碳排放,加强科技创新能够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也可以减少碳排放。人口数量的多少与单位GDP碳排放无关,缩减生产规模不利于经济发展,也是不现实的。
  【答案】 1.CD 2.BC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