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教案
- 资源简介:
约3541字。
《8.3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
大连开发区第一中学地理组王捷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让学生概括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演变历史。
2、记住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和原则。
3、解释可持续发展战略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
4、结合实例,阐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途径。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根据有关图表分析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的演变,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及概括总结能力和合作意识。
2、通过对人类活动与环境发展实际案例的分析,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认识个人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具备的态度、责任和行为准则,并指导自己的实际行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结合事实,进一步培养学生科学的人生观、资源观和发展观,树立学生的环境意识、全球意识和参与意识,增强责任感并规范自身行为。
【教学重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和原则。
【教学难点】可持续发展由观念走向实践。
【教学方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谈话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计算机》、《图片、资料、练习的课件》。
【教学任务分析】
本节课是在讲述环境问题的表现与分布、分析环境问题产生原因的基础上,得出环境问题的核心是发展问题,而要解决环境问题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由此得出:可持续发展。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本节内容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通过对人地关系纵向发展的考察,了解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人地关系的先生以及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表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的必然选择。第二部分是可持续发展。主要介绍可持续发展的由来、概念、原则、内容等基础知识,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途径--从个人行为到国际合作。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由西方面军发达国家提出的,但它的概念、准则和行动纲领同样适用于中国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而且选择可持续发展道路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因此,学好本节课是学好下节课的基础,这一课在本单元教学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本单元又是对前面所学的单元的一个总结。而目前困扰人类的环境问题的形成都是人口、资源、环境、发展之间的矛盾引起的,这些问题的实质就是发展问题,如何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谋求可持续发展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因此,本节课在整个高中地理教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及其严重后果已经有了深刻理解、认识,并有了一定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通过本节课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实现可持续发展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必由之路,是人类共同的责任,关系到我们每个人。小到每个家庭,大到国家或全球不同层次,都需要参与到可持续发展中去,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就要求人类生产、生活、思维方式都发生根本的变革,并落实到行动上,可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科学人口观、资源观和发展观,并逐步树立起环境意识、全球意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