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阔的疆域》教学设计1
- 资源简介:
约6120字。
《辽阔的疆域》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掌握我国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特点,学会运用地球仪或东、西两半球地图说出我国的位置,分析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2.知道我国的面积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学会在亚洲地图上查阅我国陆疆和陆上邻国、海疆与濒临的海洋及海上邻国;学会在中国地图上查阅中国的四至,量算我国领土南北端之间、东西端之间的距离;学会运用世界地图及有关统计资料,比较中国和其他面积居世界前列的国家的面积大小和位置优劣。
3.知道我国现行三级行政区划,学会在中国政区图上熟悉省级行政单位的全称、简称、位置及行政中心,并能在我国省级行政区填充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的位置并填注其名称。
4.通过认识我国辽阔的领土和优越的位置,激发学生爱国之情、兴国之志,增强改革开放的意识;了解香港、澳门和台湾都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使学生树立祖国统一大业必定实现的信念,培养学生维护祖国统一、保护祖国领土完整的神圣责任感。
内容点析
1.本节是学习中国地理的第一课。要认识和了解祖国,首先要明确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意义。我国自然环境的各个要素和各种自然资源,工农业、交通运输、商业、对外贸易等生产部门,都存在于一定的空间位置,并在这个空间位置上发生、发展。我国特定的空间位置,影响着自然环境的特点和人们的经济活动。辽阔的国土,使我国的地形、气候乃至生态环境复杂多样,为我国各生产部门提供广阔的场地,形成各地区自然、经济上的区域差异。由于我国国土辽阔,在历史发展的基础上,为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行政管理,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巩固国防等,全国划分为34个省级行政区。
疆域是指国家或地区地理环境的空间范围,行政区划是国家或地区实行行政管理的区域划分和调整。掌握我国的地理位置、辽阔的疆域和省级行政区的分布,是掌握我国各种地理事物空间分布、学习中国地理其他各章节的基础。
2.本节教学重点是要求学生理解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空间分布。本节教学没有难以理解的知识,但是地名很多,掌握其地理位置成为本节的难点。因此,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地图,反复练习,训练学生学会阅读课本插图的基本技能,并教会他们把已获得的知识巩固在地图上,帮助学生逐步养成读图的习惯。此外,教师还应该让学生学会在“中国行政区划”填充图上正确地填注邻国、主要半岛、岛屿和海峡,以及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
3.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位置,一般是从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和与邻国或邻区的相对位置四方面去分析。本节教材在讲述我国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时,就是从半球位置、大洲与大洋位置、纬度位置、五带位置、海陆位置等方面,比较全面地说明了我国地理位置的特征,并在活动教材中通过对比和列表,引导学生分析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对气候、发展农业生产、对外交往与合作、开发海洋资源和海上交通事业等方面的影响。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