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教案2
- 资源简介:
约2280字。
第三节 水资源(2课时)
第1课时 时空分布不均
教学目标
1.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的特点及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特点(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及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3.运用实例,说出我国为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所采取的措施以及跨流域调水的必要性。
4.运用实例,说出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地解决措施或办法。
教学重难点
1.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及相应的工程措施。
2.我国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3.推测某一地区水资源紧缺的原因。
4.理解水利工程的作用。
教学设计一师一优课 一课一名师 (设计者: )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 激情导入
播放缺水的各种危害的视频,唤起学生对水的重要性的生活体验。引入新课——水资源。
二、自主研读 初步感知
同学们自主预习教材75~76页内容,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题目。
水资源的概念
我们的生产、生活用水来自于哪里?直接来源为河流、湖泊水;最终来自于大气降水。
三、小组合作 深化探究
1.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匀
(1)教师展示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学生推测中国水资源空间分布规律。学生会得出类似结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或者说出南丰北缺也可以)。
(2)教师展示中国河流流量分布图和中国水资源供需状况图,验证学生的结论。
(3)教师展示中国南方与北方水、土、人口等配置的相关资料,引发学生讨论问题: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差异对我们的社会经济有怎样的影响?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点拨评价。学生说出的影响应该是比较全面的和杂乱的,教师可以提醒学生特别关注不利影响。只要学生能够说出南北供需矛盾即可,能够发现华北和西北缺水严重的更好。
2.水资源的季节分布不均匀
(1)教师展示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四地的降水柱状图,学生推测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变化规律。运用前面的思维方式学生不难得出:我国降水季节不均,夏秋多,冬春少。
(2)教师展示中国黄河、长江流量年变化曲线图,验证学生的结论。
(3)参照前面的研究方法,学生会提出: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布差异对我们的社会经济会有怎样的影响?教师可以提醒学生结合课前的资料讨论。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点拨评价。只要学生能够发现季节性的丰、缺之间的矛盾即可。
3.水资源的年际变化大
(1)教师展示北京、浙江部分年份的降水量变化,学生推测我国水资源的年际变化。运用前面的思维方法,学生不难得出我国水资源同样存在年际变化大的特点。
(2)教师展示长江多年降水量与径流量对照图、黄河兰州站汛期径流量变化规律图验证学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