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本整合(课件+练习)必修三《区域农业发展》ppt
- 资源简介:
共48张。201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本整合。练习共17小题,约3790字。
第三部分第4章第1节
(45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读我国东北地区图,回答下列1~2题。
1.图中A—B—C年降水量的空间变化为
( )
A.自A到C降水逐渐减少B.自A到C降水逐渐增加
C.自A到B降水逐渐减少D.自B到C降水逐渐增加
2.A、B、C三地的农业生产状况正确的为
( )
A.A地为水稻生产基地B.B地为林业生产基地
C.C地为畜牧业生产基地D.三者A地的单产效益最高
【解析】 第1题,结合我国降水分布规律及东北地区地形状况和图中等值线分布可以判断出B、C两地的降水量都低于400毫米,自A到B降水逐渐减少,自B到C降水先增加后减少。第2题,A地位于长白山,为林业生产基地;B地位于松嫩平原,为粮食生产基地;C地位于呼伦贝尔草原,为畜牧业生产基地。
【答案】 1.C 2.C
(2010年泰州调研)读下图,完成3~4题。
3.甲、乙、丙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 )
A.耕地、林地、草地 B.耕地、草地、林地
C.草地、林地、耕地 D.草地、耕地、林地
【解析】 由图示可知甲、乙、丙分别位于内蒙古高原的东部、松嫩平原地区和大兴安岭北部,其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为草原、耕地和林地。
【答案】 D
4.图示区域中,粮食商品率高于太湖平原,主要原因是
( )
A.土壤肥沃 B.地形平坦
C.水热条件好 D.人均耕地多
【解析】 东北地区因开发历史晚,地广人稀,粮食商品率高。
【答案】 D
上世纪60~70年代,数以万计的转业军人和知识青年奔赴北大荒垦地造田,使这块沉睡的荒芜之地变成世界闻名的“北大仓”,成为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据此回答5~8题。
5.北大荒是指
( )
A.三江平原、松嫩平原 B.辽河平原、河西走廊
C.整个东北平原 D.仅指辽河平原
6.北大荒发展农业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 )
A.水源不足 B.地形崎岖
C.热量不足 D.土壤贫瘠
7.“北大仓”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 )
A.水稻种植业 B.混合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小麦种植业
8.“北大荒”变成“北大仓”,而环境问题也凸显出来。下列环境问题与其不相关的是
( )
A.土地盐碱化 B.物种骤减
C.酸雨加重 D.沙尘暴增加
【解析】 考查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建设。第5题,北大荒是指东北平原的三江平原、松嫩平原,由于开发历史晚,开发前为荒芜之地,故称“北大荒”。第6题,由于“北大荒”地处纬度较高地区,故热量不足。第7题,“北大仓”地区人少地多,人均粮食产量高,商品率高,成为商品粮基地,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第8题,“北大荒”变为“北大仓”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生态破坏问题。
【答案】 5.A 6.C 7.C 8.C
下图为中国和美国的部分地区,阴影部分为玉米带。读图回答9~10题。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