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770字。
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传统工业区与新兴工业区》教案
第一课时 传统工业区
【教材分析】
本节是这一章的重点和总结。也是对上面两章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及(工业地域的形成)的印证。本节内容是学习在自然和社会综合作用下所形成的两种不同类型的工业地域。(传统工业区和新兴工业区)。包括这两种不同工业地域特点分析,归纳其区位选择,分析传统工业区存在问题和整治措施;新兴工业区的特点和发展条件。通过以上学习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应用能力。这一节课是高中地理教材设计和编排中重要的章节。贯彻新一轮课改的指导思想和理念---"建立人与环境、环境与发展相协调的观念","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关注人地关系"。与旧教材相比,新的高中地理教材加强了环境与发展的内容。二者的关系要处理好。不能为了发展而牲牺环境代价。也不能说为了环境而停止发展,甚至取消所有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本节课只学习传统工业区。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掌握鲁尔区传统的区位条件衰落原因及整治措施。
2.初步掌握分析一个地域工业发展的区位条件的方法。
3.初步学会对一个传统工业区进行综合整治提出合理化建议。
方法与过程
1.通过分析让学生了解鲁尔区的区位条件、衰落原因及整治措施。
2.通过设问、启发引导学生对我国东北工业区综合整治提出合理化建议。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正确看待传统工业区的衰落和综合整治,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2.通过鲁尔区环境污染的治理,教育学生保护环境、美化环境,建立一个环境优美的“地球村”。
【教学重点】鲁尔区的区位优势、衰落原因及整治措施。
【教学难点】鲁尔区的衰落原因及整治措施。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方法】自学、对比、讲述法和设问启发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工业联系导致工业集聚,工业集聚形成工业地域。在工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先后出现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工业地域──传统工业区和新兴工业区。其中传统工业区多形成于第一次和第二次技术革命时期,它们在本国乃至世界工业和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传统工业区
引导学生看书P65第一自然段,教师适当提问,学生归纳总结,少数问题课件展示,帮助学生理解,最后师生共同总结:
1 主要的传统工业区:
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区、中国东北工业区。
2 主要区位优势:
一般接近煤、铁产地或接近市场、交通运输便利的地区。以减少运输费用、降低生产成本,获取最大经济效益。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