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080字。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学案
1、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
①环境问题的概念和成因(a)
概念:环境问题指人类过度开发利用资源和情况下发生的环境破坏或环境退化,从而危害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的所有问题。
成因:人类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排放的废弃物和有害物质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人类对资源的需求加大,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人类对资源的需求加大,造成资源的匮乏。
②环境问题按性质分类(a)
按环境问题的性质可分以下四种。
环境污染问题: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等。
由环境污染深化而来的问题:酸雨、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等。
生态破坏问题: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自然资源衰竭问题:森林、草原、矿产等资源的减少和破坏。
2、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b)
部分资源趋于枯竭、人均资源拥有量减少;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环境污染,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下降。
3、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历程(a)
崇拜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谋求人地协调
4、现代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思想提出的背景(b)
18世纪的产业革命以后,人类的生产能力极大提高,环境问题日趋尖锐,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愈演愈烈,“地理环境决定论”、“适应论”等观点纷纷出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有些人地矛盾甚至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地关系“和谐论”应运而生。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更新更全面更深刻的“可持续发展论”,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是人类社会对人地关系认识深化的体现。
5、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①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b)
地坏提供自然资源的能力和环境的自净能力都是有限的。人类为了合理开发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保护好自然环境,使世界各国都能够获得良好的发展,并使未来人在满足其需求的能力不被削弱,只有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使人类社会有一个共同的美好的明天。
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b)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核心思想: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
追求目标: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基本内涵:发展的观念、公平的观念、环境的观念、权利的观念。
6、控制人口规模
①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a)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