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468字。
《城市化教学案例
溧水县第三高级中学杨恬
一、内容标准: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二、主要考点:城市化及其进程。
三、教学目标:
㈠知识与技能
1、理解城市化的概念、主要标志,了解推动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2、学会运用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培养学生对资料的整理、分析、归纳能力。
3、通过绘制城市人口增长图和城市人口比重变化图,分析出城市化的进程和世界城市化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绘图、合作交流能力。
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学生能用全面的、辨证的、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城市化过程中积极的一面及出现的问题。
2、通过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盛与衰的对比分析,学生认识到发展中国家有待于增强自身的经济实力,从中找到一条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道路,为国家富强而学习。
四、教学重点: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
五、教学难点:城市化的内涵和发达国家城市化经历的四个阶段。
六、教学过程:
有没有同学知道我们学校最初叫什么名字?对,城郊中学。顾名思义,那时,我们学校不在城里。那个时候,我们学校周围是一片农田,夏天晚自修的时候,还能“听取蛙声一片”。现在,我们学校叫什么名字了?(溧水县第三高级中学),从这个名字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我们的校址没有改变,但却已经成为溧水县城的一部分了。从我们学校放眼四周,是一片欣欣向荣的城市景象。我们真切地感受着城市迅速向农村蔓延的过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来探究的——城市化。
(课件展课题:城市化)
师:那么什么是城市化呢?
(板书)一、什么是城市化
师:究竟什么是城市化呢?
生: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师:我们通过地图来对城市化这一现象加以理解。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图2.17“长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
师:对比2000年和1985年长三角地区的城市分布,城市发展有哪些特点?找一找哪些是新增加的城市?哪些城市升级了?
生:对比2000年和1985年长三角地区的分布,我们可以发现城市的数量明显增加。无锡、苏州、杭州等城市由大城市升为特大城市,镇江、常州、宁波等城市由中等城市升级为大城市,嘉兴、湖州、绍兴等由小城市升级为中等城市,同时增加了许多小城市,如高邮、姜堰、余航、桐乡、奉化等。
师:由于大量人口由农村进入城市,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从而使许多城市等级不断提高,到2000年,整个长三角地区已形成了由一个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四个等到级的城市组成的一个成熟的城市体系。所以说城市化对一个城市而言,就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