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教案1
- 资源简介:
约4120字。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2.2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我国不同等级城市的划分。
2、理解城市服务范围的含义。
3、运用有关原理,说明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的差异。
4、了解城市服务范围与地理位置的关系。
5、理解某一区域内,不同等级城市的空间分布关系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书籍、报章、互联网等途径搜集我国不同等级城市(经济、人口、交通、服务种类)等相关资料,提高其学习兴趣和地理信息搜集、整理、分析能力。
2、利用多媒体把搜集资料汇总并制作电子版向其它同学作演示、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对我国不同等级城市(经济、人口、交通、服务种类)等相关资料的搜集,让学生关心我国基本地理国情,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2、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重点难点 重点 1、了解我国城市等级划分的标准
2、了解不同的城市等级其城市地域结构不同,提供的服务种类和服务范围是不同的。
难点 1、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的嵌套理论。
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课标分析:
“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本课标的行为条件:“联系城市地域结构有关理论”;行为动词:“说明”;认知内容:“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本标准要求的知识认知水平属于理解水平;技能认识水平属于迁移水平。注意:中心地理论是城市地域结构研究的著名理论,可以作为学习从地理的角度解释城市地域结构的理论基础。但本条“标准”没有把“中心地理论”一词放于其中,说明在教学中,对这部分内容的处理应该“牵涉思想,不及理论”。因而,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可以采用深入浅出的方式涉及“中心地理论”,作为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机会。
二、教材分析:
1.教材通过文字“阅读”材料,概述我国城市等级划分的依据和标准。
2.教材通过“活动”——对不同级别城市服务的选择,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3.通过案例——“上海市城市等级和服务范围的变化”,说明城市等级的提高和服务范围扩大需要的基本条件。
4.通过“德国南部及其周围的城市体系”例子、案例——“荷兰圩田居民点的设置”以及“城市服务范围的形成”的“阅读”材料,说明不同等级城市的空间分布规律。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