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一学时)教学设计
- 资源简介:
约3450字。
北京市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设计(人教版必修1)
区县学校:北京市密云二中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一学时)
教学设计
一、课标解读:
让学生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并能够用理论解释自然界的热力环流。
二、学情分析:
1. 学生已有的基本知识:学生在上一单元学习过地球外部圈层结构,知道地球外部大气层的存在;也对太阳辐射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点有所了解;热胀冷缩的基本原理、气压与海拔成反比这些知识都是学生初中就已知道的。
2. 学生已有的基本技能:对一些景观图的读图能力,析图能力。
三、教材分析:
1.大气受热过程:本段核心结论“地面是低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应阐明以下内容要点:
(1)太阳辐射能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2)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的过程;
(3)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被地面吸收而使地面增温,同时又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大气;
(4)结论: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2.热力环流:以实验和活动为主,阐述基本原理,内容要点:
(1)大气受热不均主要是由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和下垫面热性质差异引起的,这是大气运动的主要原因;
(2)运用热力环流的原理解释城市热岛效应,海陆风的形成。
四、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自己画出简单图示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2.通过实验说明热力环流的形成,并且能够用事实解释自然界中的热力互不环流。
五、重点、难点
1.重点:大气的受热过程分析、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2.难点: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六、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