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一课时作业合集(21份打包)
- 资源简介:
高中地理必修一课时作业合集(21份打包)
课时作业1.doc
课时作业10.doc
课时作业11.doc
课时作业12.doc
课时作业13.doc
课时作业14.doc
课时作业15.doc
课时作业16.doc
课时作业17.doc
课时作业18.doc
课时作业19.doc
课时作业2.doc
课时作业20.doc
课时作业3.doc
课时作业4.doc
课时作业5.doc
课时作业6.doc
课时作业7.doc
课时作业8.doc
课时作业9.doc
课时作业总答案.doc课时作业1
班级: 姓名: 月 日
2015年1月4日凌晨3时30分,2015第一场流星雨将迎来极大流量,每小时可超100颗。据此回答1~2题。
1.该流星体属于 ( )
A.绕地球公转的天体 B.绕太阳公转的天体
C.绕行星公转的天体 D.绕恒星公转的天体
2.进入地球的流星体绝大部分都在大气层中燃烧掉了,其产生的地理意义是 ( )
A.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升高 B.减少紫外线对地球生物的伤害
C.减少了小天体对地球表面的撞击 D.使地球表面昼夜温差不至于过大
课时作业2
班级: 姓名: 月 日
“日凌”现象是指卫星绕地运动过程中,运行到太阳、卫星和地面站的数据接收天线恰好在一条直线上而使卫星受太阳影响最大的现象。据此回答1-2题。
1.我国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在11月9~10日,成功经受“日凌”干扰考验。下图是“日凌”示意图,画法正确的是( )
2.“日凌”对“嫦娥一号”卫星的主要影响是( )
A.太阳产生的强大电磁波干扰地面站接收卫星信号,可能造成通讯中断
B.太阳色球层的耀斑可能会击穿卫星通讯设备
C.日凌时,卫星温度会很高而影响正常工作
课时作业3
班级: 姓名: 月 日
下图为太阳直射点移动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1.时间长度T为[来(((( )
A.1太阳日 B.1恒星日
C.1回归年 D.1恒星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于2015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3月14日上午闭幕。大会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 )
A.①点附近 B. ②点附近 C.③点附近 D.④点附近
3.大会期间,我国昼夜情况( )
A.昼越来越长 B.夜越来越长 C.昼夜平分 D.昼长大于夜长
图4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4、图5,回答4~7题。
课时作业4
班级: 姓名: 月 日
1.下列各图中的阴影部分代表黑夜,其中代表昏线的线段数字是 ( )
A.②④⑥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①④⑤
读右图“某地区图”,回答2~3题。
2.图中东11区与东12区的分界线是 ( )
A.172.5°E B.170°E C.165°E D.172.5°W
3.①、②、③、④四地,一年中没有太阳直射,物体水
平运动方向左偏,自转线速度最小,该地位于 ( )
A.① B.② C.③ D.④
4.2014年巴西世界杯半决赛巴西:德国一役于巴西时间(西三区区时)7月8日17时开始,全场比赛战罢,巴西1-7惨败,遭遇世界杯最惨失利,这是一场
课时作业5
班级: 姓名: 月 日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下面右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据图完成1~2题。
1.观测者从甲、乙、丙、丁四个角度能够观察到右图所示昼夜状况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2.从a到b的方向是 ( )
A.向东 B.先西南后西北
C.向西 D.先东南后东北
下图为天气网上海某日天气预报的截图。据此完成3~4题。
3.据图中所示信息,与当日最接近的节气是 ( )
A.秋分(9月23日) B.寒露(10月8日)
C.春分(3月21日) D.清明(4月5日)
4.图4是观察者从图5中①②③④哪一个视角看到的地球昼夜分布状况( )
课时作业10
班级: 姓名: 月 日
一、选择题
永暑礁新建机场位于我国南沙永暑礁(9°37,N,113°58'E)上,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是我国目前最南端的一座机场。2016年1月6日,中国政府征用的两架民航客机分别于北京时间10时21分、10时46分平稳降落南沙永暑礁新建机场并于当日下午返回海口,试飞成功。此次试飞成功证明该机场能为岛礁物资运输、人员往来、医疗救护提供便捷的交通方式。读永暑礁位置图与主权碑图,运用所学知识,完成1-2题。
课时作业15
班级: 姓名: 月 日
1.关于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所有的水体
B.冰川分布于两极和高山地区,直接利用的极少,不属于水资源
C.目前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它们仅占全球水体总量的十万分之七
D.水资源开发利用后,都能很快恢复如新
2.下列叙述中,符合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的是( )
A.夏秋多,北方多 B.冬春多,东部多
C.夏秋少,南部少 D.冬春少,西部少
3.读图,“农夫山泉饮用天然水”能够成为中国航天员专用饮用水,是因为(
课时作业20
班级: 姓名: 月 日
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描写的景观是( )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B.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C.非地带性分异 D.垂直地域分异
2.下列分异规律以水分为基础的是( )
A.沿京九铁路坐火车沿途看到植被景观的变化
B.在同一海拔高度上珠穆朗玛峰南北植被不同
C.坐火车从乌鲁木齐到连云港看见植被景观的变化
D.珠穆朗玛峰从山麓到山顶自然带有明显的更替变化
读某沿海地区一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回答3-4题。
课时作业总答案
课时作业1
选择题:
1B 2C 3B 4A 5 A 6C 7B 8B 9D 10 A
11D 12B 13B 14B 15 B
大题: (1)4 5 5
⑵类地
⑶温度 大气 液态水
(4)太阳 哈雷彗
课时作业2
选择题:1A 2A 3C 4A 5D 6C
大题:
7.(1)据图简述我国年太阳辐射量的分布规律。
总体上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2)请分别指出我国年太阳辐射量最强和最弱的地区,并分析影响这两地区太阳辐射差异的因素。
高值的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的中心在四川盆地。
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尘埃含量较少,晴天较多,日照时间较长;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多。
四川盆地: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水汽的含量多,阴天、雾天较多,对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