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公转》教案
- 资源简介:
约3030字。
地球的公转
新授课曹丽霞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掌握地球公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
理解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学会绘制二分而至示意图。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太阳直射点运动”的教具演示,引导学生掌握太阳直射点,晨昏线的运动规律,以及昼夜长短的季节和纬度变化规律,并通过学生自主演示,提高学生自己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锻炼学生的胆量,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自信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在问题剖析过程中,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了解宇宙,了解太阳系,了解地球,了解自己生存空间。
【教学重难点】
1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
2 太阳直射点的地理意义。
3 正午太阳高度角及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及应用。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设计】
课前延伸
基础知识填空
考点一:地球公转的特征:
1.方向:自向,从北极上空看,呈时针。
2.周期:一个年(日时分)。
3.轨道: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路径。为
近日点:地球距太阳的最近点(月初)
远日点:地球距太阳的最远点(月初)
4.速度角速度:平均为59′/日,近日点,远日点
线速度:平均为30千米/秒,近日点,远日点
5.黄赤交角:地球的与的夹角,约为。
6.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过程:
考点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之一——昼夜长短的变化
1.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全球昼夜等长。
2. 春分→秋分:太阳直射,北半球昼夜;纬度越高,昼越,夜越
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各纬度昼最夜最;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现象
南半球与北半球
3.秋分→春分:太阳直射,北半球昼夜;纬度越高,昼越,夜越
冬至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各纬度昼最夜最;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现象
南半球与北半球
考点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之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和四季更替
1.概念:太阳相对于的高度角叫太阳高度,太阳高度在地方时时达到一天中的最大值,叫正午太阳高度。直射点所在纬度,正午太阳高度为90°。
2.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
同一时刻:由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夏至:由向南北两侧递减
冬至:由向南北两侧递减
春、秋分:由向南北两侧递减
3.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的变化规律:
同一地点: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
北回归线及以北地区:最大,最小
南回归线及以南地区:最小,最大
地球公转的意义之三——四季的更替
夏季:白昼较长,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季节
冬季:白昼较短,正午太阳高度较小的季节
春秋: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