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岳的形成》教学设计3
- 资源简介:
约10370字。
《山岳的形成》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在整体上把握内、外力作用及岩石圈物质循环对地表形态变化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山岳的形成和发展来理解、掌握内力作用在地表形态的塑造方面的作用过程,以及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交通运输)的影响。该部分教材以褶皱山、断块山和火山为例,具体解释了内部地貌的演化过程。为了让学生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在褶皱山和断块山部分,教材先剖析了褶皱和断层的发育过程,然后具体介绍了褶皱山和断块山的形成过程。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该部分还以交通运输为倒,分析了山岳对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影响。
课程标准中要求结合实侧.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力因素.并根据本地条件进行地质、地貌的野外观察。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山岳的形成,是上节所学内容的具体应用,教学时要注意与案例相结合,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野外考察-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维课程目标
1.知识与技能:以山岳为例.分析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了解褶皱、断层的概念,认识褶皱山、断块山的形成和基本形态特征;了解火山的形成、结构和规模;举例说明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典型山岳案例的分析及对当地典型地貌的实地考察、学习和探究,掌握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和研究问题的能力。通过分析山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进一步理解人地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案例分析和实例研究,激发学生学习地理、探究自然的兴趣和热情,通过对山岳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探究,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运用综合的观点来分析常见的地表形态及其成因。
学习重点、难点:背斜、向斜的特征及其判别;地形倒置的成因;断层的特征及其形成的地貌;火山的形态特征;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二、教学思路设计
本节课教学以山岳地貌演变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知识系统为依据,以培养学生观察、实践、分析和归纳能力为目标.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教学设计中注意了“四个结合”,即: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与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相结合;传授文化知识和提高综合素质相结合;优化教学过程与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三、课堂教学实录
【课前准备】
1、教师: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准备褶皱(背斜、向斜)、断层、火山的模型、常见地貌的景观图片或影片资料。制作褶皱、断层的形成动画,火山喷发的影视资料。指导学生野外观察当地的典型山岳地貌。准备实验材料。
2、学生:
课前学习:预习本课知识,并记录预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课前资料搜集:查阅资料,了解有关山岳的类型、成因及褶皱、断层的类型、成因和火山喷发等方面的知识。搜集资料,包括野外考察所拍照片、手绘简图及采集的标本等。还要搜集本地区地形特点及分布等方面的资料。观察褶皱、断层、火山的模型。
野外观寨:学生分组对当地的典型山岳地貌进行野外考察,观察褶皱(背斜、向斜)、断层的特点,对典型断面、景观要拍照或绘出简图,并要注意采集标本。野外考察时要注意安全。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