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四章学案(12份)
- 资源简介:
高中地理 中图版 必修2
├─4.2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学案
│4.2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学案.doc
│高中地理 中图版 必修2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二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学案.doc
├─高中地理 中图版 必修2 第三章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第二节 工业区位 学案(二课时)
│3.2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第1课时)学案.doc
│3.2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第2课时)学案.doc
├─高中地理 中图版 必修2 第三章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第三节 地域联系 学案(二课时)
│3.3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第1课时)学案.doc
│3.3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第2课时)学案.doc
├─高中地理 中图版 必修2 第三章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 学案(三课时)
│3.1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第1课时)学案.doc
│3.1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第2课时)学案.doc
│3.1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第3课时)学案.doc
├─高中地理 中图版 必修2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三节 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学案 (2份打包)
│4.3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学案.doc
│高中地理 中图版 必修2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三节 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学案.doc
└─高中地理 中图版 必修2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学案 (2份打包)
4.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学案.doc
高中地理 中图版 必修2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学案.doc
4.2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学案
【学习指导语】
1、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2、了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
3、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原则。
【学习新知】
一、人地关系的历史演进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88—90页,完成下列表格内容:
时期 生产力水平 环境问题 人地关系
1
2
3
思考:1、环境问题的产生是不是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造成的?为什么?
2、整理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过程。
二、谋求人地关系协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
(1)背景:20世纪后半叶,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问题已相当严重,成为威胁人们
_______和________的重大________问题,并且影响了__________的顺利发展。
(2)提出: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名为____________________的纲领,明确提出了走_____________的道路。
2、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既要满足_____________________,又不损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92年《________________》确定世界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了解可持续发展的四点内容);
可持续发展包括_______的(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的(_______)三方面。
原则,包括:_______公平、_______公平、_______公平;
……
4.2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学案
自主梳理
一、人地关系的历史演进
阶段 人地关系
史前文明时期 人类适应自然时期,人与环境是一种依赖的关系
农业文明时期 人类利用、改造自然时期,人地关系不协调,但有了科学的萌芽
工业文明时期 人地矛盾日益尖锐时期,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二、谋求人地关系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
(1)背景:20世纪后半叶,工业发达国家环境污染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和安全,并影响了经济的顺利发展。
(2)内容: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名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纲领,指出解决环境问题必须改变目前的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1)定义:既要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2)内容:
(3)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经济的、社会的、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考虑经济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要考虑环境保护。
3.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1)公平性原则:包括代内公平、代际公平、责任公平。
(2)持续性原则。
(3)共同性原则。
达标演练
读“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示意图”,回答1~3题。
1.图中反映的环境污染程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D)
……
2.交通运输的重要性、特点和类型;如何选择合适的交通类型;现代交通方式的发展方向。
【重点难点】
1.从经济角度来分析、评价五种交通运输方式。
2.交通运输网的形式和层次。
【自主学习】
一、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及主要方式(为什么地域联系很重要?地域联系有什么意义?)
1. 地域联系对发挥各 、实现 各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现代社会生产具有 、 、 和 越来越细的特点。
3. 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有 、 、 等。
(1).交通运输及其重要性:①主要方式读课文P69-70页内容及相关插图,完成下表
方式 优点 缺点
铁路 运量大,速度快,运费低,连续性好 造价高,耗材多,占地广
公路
水路
航空
管道
②重要性及特点:是重要的生产部门, ,是产品生产过程的继续。
2.通信:通信可分为 通信和 通信两部分,读P70内容,说出它们的业务有哪些差别? 表3 邮政通信和电信通信的比较
项目 传递媒介 传递对象 主要业务 网络组成 主要影响因素
邮政
通信
电信
通信 略
3.商业贸易:①读图3-3-8,说出商业活动的主要环节: 、 、
、 。
②读图3-3-9 中国主要商业中心城市的分布(2000),完成下列问题:
a、说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在200亿元以上的商业中心有哪些?它们都是哪一类城市?
b说明这些城市商品零售总额高于其他城市的原因?
【合作学习】
各种运输方式都有其最适用的对象和范围,请根据下表中货物的性质、数量特点和运输距离以及它们对时间的不同要求,分别为它们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
表2 合适运输方式的选择
货物种类和数量 起点-终点 铁路 公路 河运 海运 航空 管道
……
【重点难点】
1.交通运输方式与聚落形态的关系。
2.交通运输方式对商业网点的影响。
【自主学习】
二、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1、水路交通与城市兴起:
读课本图3-3-13,说明武昌、汉口、汉阳三城的位置,分析为什么在这里会首先发展为城市?
2、铁路、公路使城市沿交通轴发展:
读图3-3-4,说明武汉的交通状况,有哪些铁路线,对城市形态有何影响?
3、综合交通使城市多方向分散扩展:放射状路网使城市的形态从 到 ,从 到 的发展。
三、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根据总结的要点理解记忆)
1、交通运输方式与商业网点的形成:
①帆船、马车运输时代:河流、大道汇合处;②公路、铁路时代:沿线、交通枢纽处。(原因:商品交换大都在沿江沿海地区、交通枢纽地带,为商品流通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2、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与商业网点的发展:
①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布局变动,直接影响商业中心的兴衰;②道路的通行能力成为影响购物的重要条件;③发达国家的城市郊区化,交通运输布局是满足这种要求的前提条件。
【合作学习】
讨论:分析课本77页《案例研究——石家庄的变化》,说明石家庄城市的变迁和原因。
【展示提升】小组选代表发表见解
【当堂达标】
下列城市中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是 ( )
A.大同 鹤岗 抚顺 开滦 B.大庆 玉门 邯郸 包头
C.宝鸡 株洲 石家庄 蚌埠 D.鞍山 包头 马鞍山 攀枝花
2.扬州、济宁等城市的兴衰反映了 ( )
A.自然资源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B.交通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C.军事、政治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D.宗教活动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3.许多城市都提倡“公交优先”。其目的是 ( )
A.扶持国有企业,突出“以公有制为主” B.提高公共汽车公司的经济效益
C.改善城市交通拥挤状况 D.抑制汽车工业的迅速膨胀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