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技术及其应用》教学设计
- 资源简介:
约2980字。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教学设计
烟台一中 代振平
【课标解读】
结合实例,了解遥感技术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本条标准的要点其一是让学生初步了解遥感的概念和遥感的基本工作过程,对遥感的工作原理不要求涉及专业机理。其二是要求学生能够结合遥感的具体应用实例,说明其功能和意义。但遥感技术的应用范围较广,案例应侧重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上。同时可根据需要适当介绍遥感影像的分类知识,简化遥感影像的判读,以避免与选修模块相关知识的重复。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作为必修一自然地理第四单元的单元活动,是让学生在初步掌握自然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基础上。使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可让学生初步掌握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认识到遥感技术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发挥的作用。同时体现高中地理课程内容的先进性、时代性和前沿性。
教材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
第一“什么是遥感”,明确遥感技术是地理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后介绍了遥感的定义、基本原理、遥感平台、工作过程和主要优点等几方面的知识。
第二“遥感技术的应用”,介绍了遥感主要的应用领域——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工程建设及规划等,该部分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第三“学看遥感影像”,教材以无锡市1991年和1998年遥感影像为例介绍了直接和间接解译标志,并以“活动”的形式对该图像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与解释。由于学生对遥感影像解译接触较少,该部分是本节课的难点。又因该部分与选修模块相关知识重复,可适当简化处理。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对于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了解较少。加之学生对于遥感技术接触较少,缺少必要的感知,学习难度较大。但经过一学期的地理学习,已初步掌握自然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和一定的地理思维能力,并通过大量生动的案例展示和必要的教师过程指导,是可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