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复习学案1(3份打包)
- 资源简介: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章末小结与测评复习学案(含答案).doc
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与实践复习学案(含答案).doc
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复习学案(含答案).doc
第一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课标要求 课标解读
1.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2.根据有关材料,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知道:不同历史时期人地关系的状况。
理解:环境问题的本质、成因和环境问题、人口问题及资源问题与发展的相互关系。
应用:分析不同人地关系思想指导下人类活动产生的后果。
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
历史阶段 人类活动特点 人地关系特点
采集渔猎时代 采集、狩猎为主,改造环境的能力微弱 人类对环境既崇拜又依赖,与环境保持着一种原始的平衡关系
农业文明时期 人口开始迅速增长,人类开始大规模地开发利用土地、水等资源 人类与环境的对抗性明显增强,环境遭到破坏,人地关系开始不协调
工业革命以来 科学和技术突飞猛进,人类攫取自然资源的能力空前提高 人类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思考]采集渔猎时代人类对自然中的风、雨、雷、电等的崇拜,说明了什么?
提示: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对自然缺乏理性认识,对大自然中的风、雨、雷、电等现象充满敬畏。
第二节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课标要求 课标解读
1.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我国的必然选择
2.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 知道:《中国21世纪议程》的基本内容。
理解:中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性。
应用:能够根据生产流程图等相关材料,分析清洁生产和生态农业的意义。
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1.我国的基本国情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当前正肩负着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历史任务。
2.我国在协调人地关系上面临的挑战
(1)人口众多:庞大的人口基数,尤其是低素质的人口过多。
(2)资源问题:自然资源相对短缺,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对自然资源利用率较低。
(3)深刻的环境危机
具体表现 发展趋势
环境污染 大气、水体、固体废弃物、噪声污染等 仍在发展,并迅速由城市向农村蔓延
生态破坏 水土流失、 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锐减、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范围仍在扩大,程度在加剧
3.行动
1994年3月,国务院发布《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提出了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以及行动方案。
未完成
高考真题对接
1.(广东文综)有研究认为,近几年欧洲西北部(如图)冬季温度偏低可能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其合理解释是( )
A.海平面上升导致沿岸上升流减弱
B.冰川融水增加导致沿岸暖流减弱
C.极地东风带北移导致偏北风加强
D.中纬度降水增加导致气温年较差增大
解析:B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北极地区的冰川融化,流出北冰洋的寒流增强,暖流减弱,导致欧洲西部冬季温度偏低。上升流是寒流,上升流减弱应该导致温度上升。极地东风带北移应该导致影响欧洲西部的偏北风减弱。全球气候变暖应该导致中纬度降水减少。
(江苏地理)下图为我国某绿洲示意图。读图回答2~3题。(双选)
2.该区域修建水库的主要目的是( )
A.保障城镇用水 B.开发水能资源
C.蓄水灌溉农田 D.发展水产养殖
解析:AC 绿洲地区的水资源十分珍贵,需要合理利用现有的水资源。图中水库离山地较近,地势较高,可以有效调蓄山地冰雪融水,保障城镇用水和灌溉用水的供给。此外,由于水量有限,水库水域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