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410字。
《地球的运动》教案
南京三中地理组秦玥
一、案例背景
1、教材分析:
基于前两节(《宇宙中的地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的教学,学生了解了地球的宇宙环境,本节内容开始让学生立足地球本身,探讨地球的运动。本节内容属于自然地理范畴,逻辑性强,比较抽象,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是学生学习自然地理的基础,是高中地理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和难点。如果抓不住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关键点,难点就不能被有效突破,学生就会觉得哪儿都难。其实关键点突破了,学生就会感到豁然开朗,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根据以往经验,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时,以下问题常常百思不得其解:①恒星日与太阳日的产生原因;②地球公转速度变化;③地方时与区时计算;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2、学生分析:
本节内容偏向理科的思维方式并要求学生有一定计算能力,有些学生在学习时只喜欢死记一些结论性的东西,不求甚解,因而不能很好地突破难点。尤其像地球运动这样的内容,其本身就是一个运动过程,如果仅仅记住一些结论,而不去研究它的过程,学起来当然会觉得困难。而且,教材本身在表达“运动”时也有局限性,尽管配了地图,那也只能是静止的图片,学生学习时仍然感到很抽象,因此,我觉得形象地演示地球运动过程、结合学生自身的生活背景和知识背景是突破难点的必要手段。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由于地球自转运动造成的昼夜交替、地方时差,掌握时间的有关换算,能正确判断晨昏线。
②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理解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的过程及其原因,并能归纳其运动规律。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运用多媒体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现象,学生能够准确地画出夏至日到冬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的示意图。
②能根据“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分析全球各地的昼夜长短状况和正午太阳的变化,分析同纬度地区不同季节和不同纬度地区相同季节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