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案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课标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4/17 12:40:2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资源提供: shengwu44 [资源集]
  • 下载情况: 本月:获取中 总计:获取中
  • 下载点数: 获取中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195字。

  第四周教学教案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教学目标:
  1、理解城市地域形态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熟悉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类型,结合实例分析各功能区的形成、发展过程以及它们的区位特征。
  3、分析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行政因素等在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一般规律。
  教学重点:城市的地域形态;城市地域结构特点;经济因素在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城市地域形态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经济因素在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中的作用。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中心。目前,世界上有近50%的人口居住、生活在城市里。从城市个体来看,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外部形态,而且在每个城市内部不同部位都有不同的作用,以及各具特色的内部空间结构。
  第1课时
  一.城市
  1、定义: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社会生产方式是制约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2、出现时间:城市和定居农业差不多时间出现,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500年这段时间。
  (城市起源地:尼罗河谷地、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印度河谷地、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爱琴海沿岸)
  3、城市出现的基本条件:
  (1)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剩余产品——物质基础)
  (2)劳动分工促进了城市的出现
  (第二次社会分工,手工业和农业分离——商品交换)
  4、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核心、主导(管理、服务、经济增长中心)
  二.城市形态
  1.概念:在大比例尺地图上,我们看到的每个城市特定的外部轮廓形状。
  2.城市形态的形成与它所处的地理环境的关系:
  平原地区——城市用地较为规整,形成集中发展的城市形态;
  山区或丘陵地区——分散发展的城市形态。(因为城市用地比较破碎)
  3.类型划分:
  类型 团块状
  (集中式) 条带状 组团状 
  分布地区 平原地区 沿铁路或河流、谷地等被迫沿此延伸 地形的崎岖不平的丘陵山区 
  举例 我国的成都、合肥,美国的华盛顿 兰州、洛阳、西宁、宜昌等。 重庆 
  过渡:城市不仅有一定的形态,其内部还因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形成不同的功能区。


  第2课时
  三、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一)城市土地利用类型:
  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不同类型。
  (二)功能分区
  1、形成:
  不同的城市土地利用方式有着各自的特点,而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往往是相同的,这就会导致同一类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集聚。而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里的集中,就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区形成功能区。
  2、功能分区的特点
  ①功能区之间无明确的界线
  ②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
  如,住宅区里常常也有商店、工厂等,只是商店和工厂用地面积所占的比率较低而已。
  3.几种常见的功能区
  1、商业区
  (1)商业区的形成:
  商业活动要求接近消费者,只有便捷的交通才可能带来大量的消费人口,因此商业活动大都分布在交通便利的市中心和街角等位置。商业活动在某地发展起来后会带来众多的消费者,这又会吸引饮食、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