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教学设计3
- 资源简介:
约2890字。
新课标教材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第三节“城市化”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启动,地理课堂教学也面临着新的考验,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教学中的建构主义”等理念,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值得探究的实践问题。本节课遵循这样的教育理念,以探究的学习方法进行一次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可以是教师情景创设下的研究也可以是实地调查下的研究性学习,可以是小组性的研究也可以是组间诘疑性的研究。
[课标及解读]
1.课程标准 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活动建议:收集所在城市不同时期的地图、照片,或进行走访,讨论城市的变化,交流感想;收集资料,对比不同地区人口或城市的文化差异。
[教学分析]
1. 教材内容的评析与处理
在前两节从静态的角度分析了城市的空间结构与服务功能的特征之后,本节教材主要是从时间这个维度探讨了城市的一个发展历程及今后的趋势,为此集中探究了城市化的概念、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和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这三个问题。在教学中应通过数据的分析和图表的应用重点比较发达国家城市化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以及原因,通过事实例子印证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从而了解我国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应该注意解决哪些问题,促使我国城市更加健康地发展。
2. 学情分析
“城市化”研究的是我们身边的地理现象,从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来看,他们对城市化有一定的了解,但这种了解往往是粗浅的、片面的,本节教学要让学生更加理性、深入地分析有关城市化的问题;教材中统计图表较多,学生对此往往缺乏正确的分析方法,教学过程中需加以引导。
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城市化的概念、主要标志,了解哪些主要因素推动城市化发展;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解释城市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改变,不合理的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如何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措施。
过程与方法:读图分析讨论法、案例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学生能用全面、辩证、发展的观点来看城市化过程中积极的一面及出现成的问题;让学生认识发展中国家有待于增强自身的经济实力,从中找一条适合中国的道路。
4.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城市化进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难点:城市化的进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教学媒体及运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将预先准备好的景观图片资料按照先老后新的顺序发放到各个学习合作小组。“新上海与老上海比较,变化大吗?” 提供上海市的六七十年代的景观图、近年来的上海市景观图片 按先后顺序观察上海市景观的变化 集中注意力,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望,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参与意识。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