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600字。
【4--3--1】第四单元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第1课时 经济发展快 城市化水平高
[考纲展示]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
[学习目标]1.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
2.掌握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
知识点一 经济发展快
[自读教材•抓基础]
1.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1)区位优势明显:毗邻________,与东南亚相邻。
(2)自然条件优越:①平原广阔;②________丰富,降水丰沛;③河流纵横交错。
(3)社会经济条件好:①人口稠密,________密集,经济、文化发达;②________众多;③政策优惠。
2.经济发展的成就
(1)经济发展速度快: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成为我国_______________、最富生机活力的地区之一。
(2)经济地位不断提高: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_________基地、外贸出口基地和极为重要的经济区。
(3)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一产业比重________,第二产业占_________________,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4)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 珠江三角洲地区已建立起以__________为主, 重化工业较为发达的工业体系。以外贸为导向, 发展___________经济, 与国际市场接轨.
[读图思考•拓人知]
1.教材P100图4-3-2
珠江三角洲由西江、北江、东江冲积而成,位于我国南部沿海。珠江三角洲是中国经济最发达、增长最迅速的地区之一。本图主要说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位置和范围。阅读本图应明确下面的问题:
(1)在图中描出各3条经纬线并圈出港、澳特别行政区(注意二者相对于珠江口的位置)。
(2)据图说一说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位置特点。
2.教材P101图4-3-3
本图主要说明了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阅读本图应明确下面的问题:
(1)读出1994年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三大产的比重。
(2)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解读要点•破疑难]
区域经济发展条件的分析思路
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地理条件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影响到区域经济的特点、布局和发展。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条件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地理位置的特点;
(2)自然地理条件,主要包括地形、气候、水文、自然资源等;
(3)社会经济条件,如经济基础、农业基础、科技力量、劳动力、市场条件、政府政策、环境条件、社会协作条件等。需要强调的是,在分析发展条件时,一定要把握具有决定意义的方面,体现区域特征。
[对点演练•清题点]
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相邻。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和肇庆共9个地级市。广义的珠江三角洲还包括香港和澳门。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叙述中,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特有的地理位置条件的是( )
A.平原广阔,热量丰富,降水充沛B.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
C.有许多优惠的政策D.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
2.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的特定国内背景是
A.良好的区位条件B.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C.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D.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下图为“我国某省区的产业结构变化图”。读图完成3--4题。
3.该省区在10年间 ( )
A.第一产业比重加大B.第一、第三产业比重大于第二产业
C.第三产业比重缩小D.第二产业比重大于第三产业
4.该省区最可能是下列四省中的 ( )
A.吉林 B.青海C.广东 D.山西
知识点二城市化水平高
[自读教材•抓基础]
1.城市化进程
(1)改革开放前:缺乏大、中型城市,城市密度__________。
(2)改革开放以后:城镇人口和城镇数量不断增加;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以_________为中心的城市群,包括深圳、中山、珠海等大中城市在内的城市群。
2.城市化动力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与工业化密切相关,_________________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
[读图思考•拓人知]
教材P103图4-3-6
本图旨在说明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数量、规模及分布特点。阅读本图应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1)图示中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城市规模共分几个等级?城市规模与数量有何关系?
(2)珠江三角洲城市的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3)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其主要推动力是什么?
[解读要点•破疑难]
1.珠江三角洲地区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背景和条件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有着特定的国际国内背景和有利的地理条件,具体如图所示:
2.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 1)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 即伴随着工业化的推进, 大量乡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 城市数量逐渐增多,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越来越大.
( 2) 城市化又会反作用于工业化, 即伴随着城市化的推进, 工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一定阶段内越来越大.城市的核心带动作用、辐射作用越来越强, 基础设施条件、市场条件等越来越完善.由此可知,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一个互相影响、互相推动的发展过程.
3.我国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几种典型模式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