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10
- 资源简介:
约4570字。
第三章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
高坪中学高一地理备课组
【课程标准分析】: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学生对于“水循环示意图”不但能“读”,而且还要会“说”、会“画”、会“用”。通过示意图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地理技能,学会用示意图分析地理原理,解决当地的地理问题。
【教材分析】: 本节是《地球上的水》的第一节,是开篇内容,主要讲述了“相互联系的水体”、“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两个知识点。第一个知识点浅显易懂,是学生学习的基础知识,是为第二个知识点学习作铺垫;第二个知识点是本节课重点内容,通过图文和活动设置介绍了水循环发生的领域、发生的环节、水循环的类型和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球上水圈水体的构成以及各个水体相互转化的关系;认识到河流的补给来源,理解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2)理解水循环的概念,认识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以海陆大循环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水循环,能够绘制“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并用简练的语言表述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由黄河断流现象引导学生搜集资料分析黄河断流带来的危害、断流的原因,从而帮助学生认识自然界中水循环的总要意义,进而由学生尝试提出解决黄河断流的方法和措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陆地水体的有关知识,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1)地球水圈的构成、陆地水的组成及其相互关系。
(2)水循环的类型、过程和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教学难点】:
(1)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补给关系。
(2)遵循水循环的规律,合理安排人类活动。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探究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都源于水、依赖于水。水在一些地方俯拾皆是抑或泛滥成灾,在另一些地方则点滴难觅、价比黄金。我们应该如何认识自然界的水呢?这节课我们将解开这一谜团。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1.水圈
【课标自主落实】:让学生阅读教材P54第一段第二段内容完成学生自主学习配套内容。水圈的构成有哪些?各种类型的水体比重是多少?我们只需做适当点拨启发。
水的三态 分布特点 数量特征
气态水 最广 最少
液态水 次之 最大
固态水 仅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才能存在 地球淡水的主体,水量约占淡水总量的2/3
【过渡】:从运动更新的角度看,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
补给的关系。
2.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联系
【学生集体观察讨论】: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图3.2思考:
(1)河流补给是指河水的来源。图中河流的补给可能涉及哪几种水体?以高坪区清溪河(或嘉陵江)为例明确河流水体的补给可能涉及大气降水、冰川融水、湖泊水和地下水等。
(2)河流与湖泊关系十分密切。假设河流水位与湖泊水位有差异,分析它们的补给关系?《削峰补枯,调节河流流量》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