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3
- 资源简介:
约5110字。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第1课时
●从容说课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相对的,而差异性才是绝对的。地球表面不可能找到两个完全相同的地区,只有相似的地区。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体现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可以是地域性的,也可以是全球性的。教材主要剖析了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向上的变化。其中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和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都属于水平方向上的分异规律,还有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该部分内容较为抽象,教师教学时可选取恰当的视听资料来帮助学生建立感性认识,以更好地理解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如教学“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选取我国南北向的大铁路——京九线沿途景观的变化让学生体会这种景观的过渡是由热量的变化而引起的,教学“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选取我国东西向的大铁路——陇海线沿途景观的变化,使学生理解从森林—草原—荒漠的景观变化是由于水分的差异而引起的。在教学“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时,可选取不同纬度、不同海拔高度的山体在一起比较,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这些山体的垂直带谱丰富程度相差很大?最后得出结论,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跟山地的高度以及山地所处的纬度有关,并深刻理解这种现象的地理成因。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立体、动态地分析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懂得地域差异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
2.了解区域差异有不同的空间尺度,能用地图解释陆地上不同的自然带。
3.会分析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和表现。
4.了解人类怎样利用地域分异规律。
过程与方法
1.自主学习,读图分析讨论法。
2.探究与活动,理解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3.利用景观图片分析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无处不在的思想,因此在利用自然中要做到因地制宜。
●教学重点
1.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的空间尺度。
2.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陆地环境的地域性分异规律。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景观图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复习提问]
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产生的根本原因?
答: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2.自然地理环境的两个整体功能是什么?
答: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
3.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两个表现是什么?
答: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出示景观图片“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和“内蒙古草原”)(经济发达地区的教师也可将不同学生在旅游中所看到的不同的自然风光、自然景观作对比)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