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设计5
- 资源简介:
约1850字。
《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水圈水体的构成和各水体相互转化的关系
②能绘制示意图表示水循环的过程,掌握其主要环节,运用水循环的原理知识,分析常见的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③学会从地理图表、地理现象中获取有用信息,分析地理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⑵过程与方法
①课前布置思考题《如果地球没有了水》,加深学生对地球上水的认识。
②根据所提供的资料,同学间合作探究各种水体的补给形式,播放水循环flash动画,通过“说、指、画、比、思、辨”等让学生自主构建水循环的知识。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增强学生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
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认识和利用水循环的自然规律,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
①陆地水体相互关系。
②水循环的类型、形成过程和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通过播放2014年平顶山市郏县大旱而引发的吃水难视频,让学生对水的重要性有真切的体验,进而提出了解水的相关知识。
自然界的水循环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自学探究】结合图3.1,自学第一部分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上的水体从存在形态上和存在空间上分为哪几种类型?
2、陆地上的水体有哪些?
学生回答,老师补充总结(展示课件)
【过渡】从运动更新的角度看,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课件展示图片】:图3.2“陆地上的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教师:李白感叹:“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那么“黄河之水”究竟从哪里来?(学生自主讨论)
学生:大气降水、高山冰川或冰雪融水、湖泊水和地下水等
教师:河流的补给水源有很多,按补给量的多少,河流都有一个最为主要的补给水源,从陆地水体的水源补给看,大气降水时最重要的补给;黄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可见,“黄河之水天上来”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接下来,咱们看一下河流水和大气降水的补给关系。
学生:降水量越大,河流的径流量越大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