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学设计4份打包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学设计1.doc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学设计2.doc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学设计3.doc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学设计4.doc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掌握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2、运用景观图片和地理分布图等,学会分析地理环境地域分异的形成。
学习重难点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基础知识梳理
一、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
1.主要表现:地理环境 及其 上的差异
2.自然带的形成:
纬度位置→ 差异 → 水热组合 →代表性 植被 →自然带
海陆位置→ 差异 土壤
3. 是自然环境的一面“镜子”。
二、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形成基础 影响因素 表现 分布 例子
地带
性
规.
律
水
平
地
带
性
由赤道到两极的分异
沿 方向延伸,
沿 方向更替 在 和
地区表现明显
非洲沿东经20度南北方向自然带
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 沿
方向延伸,
沿 方向更替
在
表现明显
我国沿北纬40度纬线从沿海向内陆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地理环境地域差异的表现,掌握自然带的概念;
掌握各地域分异规律的表现和形成原因。
过程与方法
阅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熟悉主要的陆地自然带,探究气候与自然带的相关性;
观察主要自然带景观图,熟悉其特征;
分析热量、水分和高度的变化引起的自然景观的变化,探讨自然带的分异和成因。
教学难点
地带性规律的成因
【学法指导】
1、从常见的自然景观差异入手理解自然环境的差异性是普遍存在的。在“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上,各大洲以及主要经纬线所穿过的自然带,熟悉自然带的分布,理解在南北和东西方向自然带的差异及形成原因。还可以借助气候分布图,分析两者的相似性。
2、比较图3-1-3至图3-1-5三幅景观图在景观、纬度、热量上的差异,掌握从赤道到两极分异的特点及成因。使用同样的办法掌握从沿海到内陆地域分异规律。参照珠峰垂直自然带图认识垂直抵御分异规律的更替方向、延伸方向及其与水平地域分异的关系。联系实例了解非地带性因素影响下的非地带性分异现象。
课时安排
2课时
【结构整体感知】
课题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学设计 课型
教学目标 1.了解自然带的概念,分析地域分异产生的原因。
2.掌握自然带分布模式图,明确自然带分异规律。
3.知道自然带的非地带性分异案例。
重点 自然带分布模式图,明确自然带分异规律 难点
教法及教具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图示法、讲练结合法
教学过程
教 学 内 容
教师主导活动
一 导入
① 板书课题 ② 出示目标 ③自学指导
二
第一节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一、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
阅读教材P57-58三段内容,完成下列内容。
1、自然带:
2、由于自然植被能较明显地体现自然环境的特征,所以自然带往往以 类型命名。
3、结合课本图3-1-2,利用气候图对照分析自然带的分布(北半球)。
自学效果检测1
3、填出下面“北半球理想大陆自然带模式图”剩余区域的自然带
名称。
三 小结
四 当堂 练习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