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教学设计2
- 资源简介:
约1680字。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教学设计
【内容分析】
工业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主导产业,从工业区位的选择以及工业之间的联系和聚集,都是需要我们掌握规律,从而更好的布局和引导工业发展。本单元内容主要就是阐述了影响工业布局的区位因素以及工业地域的形成过程。两者通过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联系在一起,组成一个有机的知识整体。
【学情分析】
本部分内容从理解层面上难度不大,前面通过新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对于高一的同学来说难点在于很多工业生产的过程不够了解,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对于主干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通过课前一些补充材料可以弥补这个问题。
【教学重点及难点】
影响工业的主要的区位因素,以及发展变化
工业转移、工业联系以及工业地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构建工业区位因素和地域联系的知识体系
2.在知识体系框架下,熟练掌握因素和转移;
能力目标:1.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2.描述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
【教学方法】
导、议、讲、练相结合。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自制视频:
《工业生产图片》配《咱们工人有力量》音乐。 学生在充满正能量的音乐背景中,欣赏工业的生产过程。 直观、形象的课前视频给学生带来视觉上的冲击,产生对工业探究的欲望。
学习目标 课件展示学习目标。
1、通过案例分析,构建“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的知识体系,熟练掌握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工业区的形成。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初步学会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训练获取信息、运用知识表述问题的能力
3、通过复习进一步树立发展观和品牌意识,体会我们所肩负的历史使命。 学生读一遍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 明确的学习目标是有效学习的基础。
承转 目标一就是通过案例分析构建知识体系,下面我们就以我国最典型的钢铁厂—首都钢铁厂—为例,进行分析总结。
探究一: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 根据探究一的图文资料,学生小组探究,首钢当时选址在石景山地区的区位优势。教师总结,并回答可能在课堂上生成的问题。最后总结影响工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并板书。 学生讨论,回答,并且注重答案的组织。 培养学生审题的能力,以及组织答案、表述答案的能力
承转 首钢的历史悠久,但是,只有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首钢才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下面我们来看探究二,首钢的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