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教学设计3(11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中图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一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4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7/2/10 11:18:3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资源提供: zzzysc [资源集]
  • 下载情况: 本月:获取中 总计:获取中
  • 下载点数: 获取中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中图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大气的热况状与大气运动教学设计11份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教学设计1.doc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教学设计10.doc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教学设计11.doc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教学设计12.doc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教学设计2.doc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教学设计3.doc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教学设计4.doc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教学设计5.doc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教学设计7.doc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教学设计8.doc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教学设计9.doc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教学设计
  课题 第二章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 总(2)课时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应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过程与方法 启发中观察、交流、总结。
  启发,探究式的提问为主导,辅助案例教学和课件演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探索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科学精神。
  任务定位 教学重点 大气的受热过程
  教学难点 运用图表明白大气受热过程,运用原理解释生活现象
  板书设计 第一章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个性修改、课堂即时生成与对策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提问:晴朗的天空为什么是兰色的?学完今天的课程同学门可以解释更多现象
  提问:1。晴朗的夏天如果一片云遮住了阳光地面温度会怎样?为什么?
  2.为什么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后的黄昏你没看见太阳就能看见天空亮了?
  3.为什么白天气温高?
  过渡;通过以上提问我们发现太阳辐射在经过大气时被大气反射散射吸收了统称削弱作用。
  看书33页和图2-1-2填表;
  板书
  大气中谁在进行削弱 太阳辐射中谁被削弱了 占太阳辐射总量的百分数 对应的自然现象
  反射作用
  散射作用
  吸收作用
  提问:既然最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是百分之四十七为什么赤道的地面温度明显高于两极?(得到底纬太阳高度角大被削弱的少所以地面温度高的结论)
  过度:地面升温后发出地面辐射(给出长波短波辐射的概念)谁会得到地面的热量?
  提问:回忆对流层中温度分布规律,为什么?谁是大气的热源?
  多媒体出示;大气受热过程
  第一步太阳辐射,第二步地面辐射,第三步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
  提问: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是哪一步?
  提问:我们常见的温室大棚原理类似于大气的作用,试解释
  提问:现在地球温室效应越发严重,试用所学原理解释。
  课堂练习:说出下图中字母表示的含义?并按照因果关系排列字母顺序
  思考:我们知道月球上没有大气,那么试想月球上昼夜的地面温度与地球上有何不同?为什么?月球上可能有生命存在吗?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逆辐射 各种答案
  温度降低,依据物理学过的反射原理判断反射
  思考可能回答不上来
  白天有太阳辐射
  看书图填表
  思考为什么晴天是兰色的
  看33页图2-1-3迁移上一章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分布规律得出结论
  大气
  得到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热源的结论
  明确三步的因果关系
  回答问题
  知识迁移
  知识迁移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跨学科知识的迁移
  解释生活现象,学有用的地理
  锻炼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读图能力概括能力
  锻炼读图能力,通过复习学习新知识
  层层探究得到结论
  学生看到事物的内在联系
  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考察学生是否学会知识
  强调知识的内在联系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教学设计
  课题 第二章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 总(2)课时第(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热力环流
  近地面空气水平运动
  过程与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启发式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回顾前面所学的知识,学生能分析热力环流和风的形成原理,并能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通过对实际生活现象的设疑,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任务定位 教学重点
  近地面空气水平运动在“三力”作用下的风向。
  教学难点 热力环流的理论解释实际现象,并绘示意图。
  板书设计 第二章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
  一:大气运动
  教学过程设计 个性修改、课堂即时生成与对策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掌握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对大气环流的影响,认识大气活动中心对世界天气和气候的直接影响,探究我国气候变化的原因
  重点、难点:季风的成因
  教学方法:推理和探究、讲授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提问]请同学们从已有的生活体验说出北京市冬.夏季的风向.(冬夏上下学骑车顺风逆风.红旗飘扬的方向.烟筒烟的飘动方向等)
  [讲授]北京冬夏季盛行风向,引伸到整个东亚的盛行风向,季风环流的概念
  [新授课]
  [板书]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冬季风夏季风
  1、风向
  [提问] 
  冬夏季风的性质(温度.湿度)如何?
  [板书]
  2、性质
  [提问] 
  试从冬夏季风的性质及风向推导一下风的源地.
  [板书]
  3、源地
  [提问] 
  风的成因?
  在等压线图上画出近地面风向
  [提问]
  冬夏季风的源地是高压中心还是低压中心?冬夏季风从哪个高压流向哪个低压?
  [教师对学生活动作出评价,讲解]
  [提问]
  读图,联系已有知识分析北半球冬夏季高低气压的成因.
  [板书]
  4、成因
  [教师对学生活动作出评价,讲解]
  [提问]
  南半球特别是南纬30以南的地区副高是否连贯,是块状还是带状的?为什么?
  [教师对学生活动作出评价,讲解、小结]
  [提问]
  读图回答:判断南亚季风的风向、分析性质、思考成因
  [板书]
  二、南亚季风
  夏季风冬季风
  1、风向
  2、性质
  3、成因
  [教师对学生活动作出评价,教师讲解、小结]
  联系已有的生活体验讨论回答问题,填表
  读P41上图,确认东亚季风风向
  联系已有的生活体验讨论回答问题,填表
  读P41上图,
  联系已有的生活体验讨论回答问题,填表
  回忆上节课内容回答问题
  在等压线图上画出近地面风向
  读P39—40上图,分析回答
  读P39—40上图,分析回答
  读P39—40上图,分析回答
  读P39—40上图,分析回答
  读P41上图,思考、讨论分析回答
  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
  学会阅读、分析、运用地图的技能
  复习、应用已学过的地理知识
  尝试用地理知识分析解决地理问题
  会阅读、分析、运用地图的技能,尝试用地理知识分析解决地理问题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