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高中地理必修2全一册教案(27份)
- 资源简介:
广东省肇庆市高中地理全一册教案(打包27套)新人教版必修2
广东省肇庆市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1.1人口的数量变化1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2017062325.doc
广东省肇庆市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1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20170623227.doc
广东省肇庆市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2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20170623226.doc
广东省肇庆市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2.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1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20170623225.doc
广东省肇庆市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2.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2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20170623224.doc
广东省肇庆市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2.3城市化1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20170623223.doc
广东省肇庆市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2.3城市化2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20170623222.doc
广东省肇庆市高中地理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6.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1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20170623221.doc
广东省肇庆市高中地理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6.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第二2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20170623220.doc
广东省肇庆市高中地理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6.2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20170623219.doc
广东省肇庆市高中地理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3.1农业的区位选择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20170623218.doc
广东省肇庆市高中地理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1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20170623217.doc
广东省肇庆市高中地理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2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20170623216.doc
广东省肇庆市高中地理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3.3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1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20170623215.doc
广东省肇庆市高中地理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3.3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2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20170623214.doc
广东省肇庆市高中地理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4.1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1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20170623213.doc
广东省肇庆市高中地理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4.1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2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20170623212.doc
广东省肇庆市高中地理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4.2工业地域的形成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20170623211.doc
广东省肇庆市高中地理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4.3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1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20170623210.doc
广东省肇庆市高中地理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4.3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2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2017062329.doc
广东省肇庆市高中地理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5.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1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2017062328.doc
广东省肇庆市高中地理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5.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2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2017062327.doc
广东省肇庆市高中地理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5.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2017062326.doc
广东省肇庆市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1.1人口的数量变化2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2017062324.doc
广东省肇庆市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1.2人口的空间变化1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2017062323.doc
广东省肇庆市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1.2人口的空间变化2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2017062322.doc
广东省肇庆市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1.3人口的合理容量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2017062321.doc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2.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1)
授课题目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1)
三维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1. 结合实例分析城市各功能区的形成以及区位特征。
2. 培养学生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和把获得的有用信息、结论加以表达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自主探究学习法。2.读图分析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增强学生对城市发展的参与意识。
重 点 城市功能分区及其成因。
难 点 城市功能分区及其成因。
课 型 □讲授 □习题 □复习 □讨论 □其它
导入新课: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中心。目前,世界上有近50%的人口居住、生活在城市里。从城市个体来看,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外部形态,而且在每个城市内部不同部位都有不同的作用,以及各具特色的内部空间结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
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
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不同类型。
2.功能分区
(1)形成:
不同的城市土地利用方式有着各自的特点,而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往往是相同的,这就会导致同一类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集聚。而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里的集中,就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区形成功能区。
(2)功能分区的特点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3.1 农业的区位选择
授课题目 3.1农业的区位选择
三维目标 1.从地理位置、自然和社会因素等方面,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
2.利用图表分析法、比较法帮助学生理解农业生产的布局、变化与区位因素的影响。
3.通过对农业区位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在发展农业生产时要因地制宜的思想
重 点 1. 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
2. 理解农业生产的布局、变化与区位因素的影响,说明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难 点 通过对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原因分析,培养读图分析能力。
课 型 □讲授 □习题 □复习 □讨论 □其它
教 学 内 容 与 教 师 活 动 设 计 因材施教
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农业的概念
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要产品的产业,就是农业。
2.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区位因素[ 绝对区位 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
相对区位 农业与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区位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 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
社会环境因素 市场、科技、交通运输、政策、劳动力、机械、生产习惯等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1.3 人口的合理容量
授课题目 人口的合理容量
三维目标 1、 了解环境承载力;
2、 理解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
3、 了解人口合理容量的定义及特点;
重 点 理解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的合理容量的区别
难 点 理解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的合理容量的区别
课 型 □讲授 □习题 □复习 □讨论 □其它
教 学 内 容 与 教 师 活 动 设 计 因材施教
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一)环境承载力(用来表示环境对人口的容量的限度)
1、概念
2、衡量指标:
3、环境人口容量
4、环境人口容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
(1)资源──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人类生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状况,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就越多。
(2)科技发展水平──科技水平的提高,人类获取资源在手段、方法等方面的改变,从而带来环境人口容量的提高。今天地球上的60亿人口,如在原始条件下,是不可能的。
资源评论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