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安墩中学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16份)
- 资源简介: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安墩中学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6份打包 教案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安墩中学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1人口的数量变化 教案 .doc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安墩中学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2人口的空间变化 教案 .doc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安墩中学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3人口的合理容量 教案 .doc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安墩中学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教案 .doc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安墩中学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2-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教案 .doc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安墩中学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2-3城市化 教案 .doc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安墩中学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3-1农业区位的选择 教案 .doc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安墩中学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教案 .doc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安墩中学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3-3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案 .doc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安墩中学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4-1工业的区位选择 教案 .doc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安墩中学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4-2工业地域的形成 教案 .doc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安墩中学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4-3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 教案 .doc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安墩中学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5-1交通运输及其影响 教案 .doc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安墩中学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5-2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教案 .doc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安墩中学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6-1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教案 .doc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安墩中学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6-2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doc
【课程标准要求】
1、 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2、 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和城市的影响。
【教学的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人口数量变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
2、 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及其转变。理解二战以后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
3、 掌握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方法。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读图分析讨论,让学生归纳不同时期人口增长的特征和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理解相应国家不同的人口政策。
2、 讲解人口增长模式的含义,借助图表、案例等的分析和讨论,让学生归纳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及差异,引导学生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转变进行深入地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教学重点】
1、 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及其成因。
2、 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转变的原因。
【教学难点 】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教学方法 】 读图分析法 比较法
【教学课时 】 2节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通过世界60亿人口日和中国13亿人口日图片导入第一个标题——人口的自然增长。
[板书]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教师展示材料一,让学生明确自然增长数与自然增长率的关系;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
材料一
人口出生率=出生人口/总人口
人口死亡率=死亡人口/总人口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口数之比,通常以年为单位计算。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教师讲解:
当人口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值;当人口死亡率大于出生率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因此,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过渡:下面我们从时间角度分析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趋势是怎样的呢?为什么会这样呢?
[板书]1、人口自然增长的时间变化
引导学生读课本图1.2和图1.3,让学生分析
教师首先让学生说出阅读地理曲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然后总结归纳:
1、 读图名。
2、 读各个坐标分别表示什么变量(两图横坐标均表示时间,纵坐标均为相应时期的人口数)。
3、 判读图形变化特征(两图中曲线曲率的变化反映了对应时段
【新课程标准】
1、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原因
2、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教学的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人口的概念、主要类型,以及人口迁移的意义。
(2)掌握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能力目标:
利用资料或图表,就具体的世界或地区人口迁移特点分析说明某地区或某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情感目标:
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运动与发展的观点,全面认识人口的发展理论,使自己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重 点】
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难 点】
正确理解人口迁移与环境的关系,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课前练习
1.改革开放后,中国大批学生到欧美留学和大量民工涌向我国东南沿海大城市,这会对人口产生哪些方面的影响?提示:人口数量的变化/人口密度上的空间变化/对经济的影响。
2.“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 揭示出人口的哪些变化?
【教学过程设计】
图片引入:伊拉克战争带来的难民潮,珠江三角洲的民工潮等
(一) 区分概念:
1、 人口移动和人口迁移
人口移动泛指人口在空间位置上的变化,如旅游、出差、购物等。
人口迁移是人口移动的一种特殊类型,它指的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即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这种移动通常涉及人口居住地由迁出地到迁入地永久性或长期地改变。
“人口迁移”这个概念中包括了三大要素:空间移动,居住地变更,时间限度(永久性或长期)。移动距离的长短并不能作为人口迁移的标准!人口迁移的特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人口迁移的规模大小(或人口流动的流量大小)(2)人口迁移的方向(或迁出区和迁入区的分布)(3)人口迁移方式(例如自发的,政府组织的,外力强迫等)(4)人口迁移特点形成的原因(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等)(5)人口迁移的意义(或作用),包括对迁出区和迁入区的作用。
2、 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这是人口迁移按是否跨越国界而划分的两种形式。
(1) 国际人口迁移:指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一年)的迁移活动。
跳转到第(二)部分的世界人口迁移在二战前后的不同变化。
(2)国内人口迁移:指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地区向另一地区移居的现象。
跳转到第(三、四)部分的美国的人口迁移和中国的人口迁移。
(二) 国际人口迁移
读图:国际人口迁移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流向(该图可主要分二战前和二战后两个时期)
问题:分析世界人口迁移的规律,可能影响的因素,带来的影响。(由学生讨论分析)
归纳:
二战前 二战后
迁移特点 旧大陆->新大陆
已开发国->未开发国
集团性、大批量 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
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工人增多。
【新课程标准】
1、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环境承载量、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
2.了解和理解全球人口容量估算与前景
3.了解和理解我国环境人口容量估算和前景
4.理解人类要在世界各地消除贫困并保持人口的合理容量,各国须采取相应措施
【教学重点】
1.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
2.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
【教学难点】
1.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及估计
2.理解人类要在世界各地消除贫困并保持人口的合理容量,各国须采取相应措施
【教具准备】
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制约因素示意图、有关我国人口与环境的文字资料
【教学方法】 讨论法、个案分析法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1.3人口的合理容量
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一)环境承载力(用来表示环境对人口的容量的限度)
1、概念: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2、衡量指标:人口数量。
(二)环境人口容量
(为了估算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地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而提出)
1.概念: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2.环境人口容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
注意环境人口容量定义中所包含的几层意思:
①谈环境人口容量应指出具体时间,因为环境人口容量是时间的函数,具有不确定性。
②人类的生存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状况,因而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③人类的生活除了满足吃、喝等物质方面的需求以外,还有精神生活的需求。人们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也在不断变化,因此,确定具有什么样的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④如果研究某一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要以该国或地区所能利用的资源和技术为依据,而所能的利用的资源和技术,不见得完全就是本地的,也可以是定义中所说的“其他”(如国外或地区以外的)资源和技术,这一点对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结果有较大的影响。
(过渡)何如进行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呢?
3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
本部分建议采取由学生自学——学生讨论——学生阐述——学生补充——教师总结——归纳出一个倾向性的意见的程序进行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