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变化》教学设计9
- 资源简介:
约9100字。
2.4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
【△考试大纲】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P46]
【△考点解读】【与考试说明接轨】
◆ 地理知识:不同时间尺度的全球气候变化
◆ 知识网络:影响气候的因素、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 地理过程:温室效应形成过程
【考原理、考过程、考特征、考措施、考评价、考意义、考原因、考判断、考比较】
◆ 地理规律:
·反映空间分布:
①、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
②、年平均降水量分布
·反映时间变化:
③、各气候类型降水季节变化。
④、气候中长期变化
◆ 技能与方法:气候类型的判断、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考措施】
◆ 价 值 观:保护环境、控制全球变暖【控制气候变化】
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知识】
1、①、气候变化是长时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映。
②、气候变化主要表现为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或干湿变化。
③、气候变化按时间尺度不同,可以划分为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近代气候变化三种类型。
④、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时间跨度最大,变化周期最长的气候变化;距今1万年以来的气候变化,称为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最近一二百年有气象观测记录时期的气候变化,叫做近代气候变化。
【关键词】
A、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冰川时期、间冰期
在温暖的间冰期:南极无冰,海平面上升60米;
第四纪冰川:200-300万年前,海平面下降130米
[看图 p46] 冰川期是短暂的、温暖期是漫长的;水热的相关性
现在?
B、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四次温暖期、四次寒冷期
温暖期 寒冷期 温暖期 寒冷期 温暖期 寒冷期 温暖期 寒冷期
5000前的仰韶到3000年前的殷墟时代;最长的温暖期;河南有亚热带动植物;中华文明起源 商末周初开始;汉江结冰; 春秋时期;百家争鸣;战国盛世;西汉“文景之治” 东汉时代;淮河结冰;南京有冰 隋唐时代,长安无冰无雪。种有亚热带的柑桔;唐代“贞观之治”至开元盛世 南宋末期,十二世纪初期,中国气候加剧转寒,太湖全部结冰 元朝;十二世纪刚结束,杭州的冬天又开始回暖。杭州没有冰和雪,与今日相似。这种温暖气候好象继续到十三世纪的后半叶。 自隋唐在河南、西安和陕西设立竹监司,直到明朝末年才完全停止。从此,竹子在黄河以北不再作为经济林木而培植了。
【寒冷期的到来】
【清入关后领土失去】
思考题1:
→ 朝代的更迭或许与气候变化有些联系
→ 李世民遇到了好年代? 利息[克林顿、布什]
从北宋到南宋一直都有外族的南侵?
C、近现代气候变化:从1900年开始有仪器记录以来的气候变化
思考题2:今天的气候分别处于气候变化中的哪个阶段?
→ 三个尺度:冰川期[第四纪冰川]后的间冰期、寒冷期的末期、近现代气温上升阶段
⑤、大尺度的气候变化是小尺度气候变化的背景和分析依据,而小尺度气候变化则反映了大尺度气候变化中的细节。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